2011年4月14日星期四

【专栏】新政治浪潮下的夕阳政党:迎向大马(一)

当今特约 吴益婷 
2011年4月14日
晚上 9点02分
http://www.malaysiakini.com/columns/161562

新政治已经在这片国土扎根,目前正在冒芽成长。这是由新政治结构、传播工具以及新内容所建构的新政治模式。

先从结构来说,拥有全国组织,融合各地族群的政党已经在砂州展现魅力,这是前所未有的局面!而盘踞砂州半个世纪,只有地方性格,没有全国网络的政党,在多年的固步自封之后,远远落在城市选民的后头,却茫然不知。



308后砂拉越重要性大增

目前入军砂州的全国性政党以民联政党为主,包括民主行动党、公正党和回教党。砂州地域辽阔,在全国222席国会议席内占了31席,其在国内政治的重要性,一直被模糊地理解。

但是308大选之后,砂州的重要性被西马政党“惊觉”,朝野展开了一连串拉拢东马两州的动作。原因是民联在2008年攻下五州,并获得51%的选民支持率,却与执政联邦失之交臂。而国阵能继续稳坐政府,主要是东马两州为其护航。

砂民感受跨域合作的力量

在这场重视东马的醒觉中,我们看到激烈的权力竞争,也看到热烈、广泛、良性的社会互动。这次的砂州州选,以城市选区的行动党演讲最热烈。这次不似过往的选举,由几个行动党头头为选举调味,而是全国各地的行动党议员,及其他政党及族群的领袖也加入砂州民联演讲。这些被砂州传统势力标签为“西马反对党”、“西马人”的组织与人物,如今每天与地方候选人在大小城市的街头,上演跨地域、跨族群、多语的激情演讲。

更重要的是,砂州民众的反应。看来他们喜爱这些新脸孔,乐意看到这样的合作。从民众的反应来看,他们被这些新脸孔的想法与演说所吸引,甚至说服。他们感受到全国性政党的重要性,感受跨域合作的力量。

本次州选加强两地社会接触

政党是选举期的主角,但是民众与非政府组织也是重要一分子。除了政党,各类非政府组织,选举观察与监督组织,各州民众也加入了这场砂州州选。他们加入监督州选的行列,接触并培训地方义工,例如延续MALFREL工作的Sibu Election Watchers(SEW),槟城黄文强启动的内陆选民登记及MEO-Net,其他组织如Komas,Bersih,人民之声(Suaram)等,加强双方的信任与合作,这样的交流意义深远。

不管这次州选的成绩如何,它的特殊意义在于两边社会与政治领袖更慎重地认识彼此的重要性,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去接触与合作,终于大家意识到谁也不能没有谁。

年轻选民无“反西马”情绪

要谈新政治,不能不谈什么是旧政治的形成。新旧冲突在城市华社里比其他族群更明显,而人联党便是这个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茫然失措的政党。先从年龄层来看,人联党现有的最高领导层都是战后50年代,也就是马来西亚成立前出生的世代。当时的人联党是唯一的砂州在野党,也是反对马来西亚成立的中坚分子。半个世纪过去了,那个年代的领袖还在鼓吹“反西马”情绪,有多少人能共鸣呢?

过去十多年,城市选民与外界互动频密,可从航空公司所提供的航班数量来看:单单来回古晋与吉隆坡,马航与亚航一天有十多趟直通航班;诗巫、美里与吉隆坡之间也各有四、五趟,还不包括与其他城市如槟城、新山的直通航班。还有,试想25万砂州子民在外工作,十多万在西马,他们不仅在谋生,也同时活在家乡与谋生的世界。如此密切的联系,必定让两边社会对更大的马来西亚社会有比过去更多的体会与互动。

人联党竞选王牌渐渐生锈

所以曾经是人联党王牌的地方主义已经失去吸引力,而高层领袖却浑然不知。即使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选民,也跟他们一样逐日老化。1963后出生的世代,能在这课题上产生激烈情绪的是少之又少。

60年代的人联党靠群众大会在华裔选民中打响名堂,他们在华裔选区出战几乎战无不胜。可惜群众大会,街头演说的时代已于数十年前告别人联党,反而是现有的民联行动党靠集会、演讲吸引选民。

传统华团老化动员力渐失

人联党在华社的动员力依赖传统华团的领导层。华团以华教、华商、宗亲组织为主,加上华文报,这些都是人联党极力想掌控的地盘。有财团支撑的领袖,则多了一个膀臂。但是这些传统华团普遍面对领导层青黄不接的窘境,新会员少,领导层也在老化而不退休中。即使华商、华教与华文报仍有年轻人加入,但是他们仍无法进入领导核心,对所服务团体的归属感也只剩下雇主与员工的关系。

与其他砂州执政党一样,人联党与联邦国阵的互动不多,这可从他们的政治演讲里仅有少数联邦国阵脸孔看出端倪。基本上,两边执政党的互动过度局限于联邦部长与州部长之间的商谈,极少出现低阶层的互动与合作。从两边互动的广面来看,民联政党是先走一步。

面对传统组织摇摇欲坠,又无法恢复半个世纪前的辉煌,也无法开创更宽旷的新局面,只能说——如果2011年州选延续了2006年砂州州选的成绩,便是象征一个时代窘迫地落幕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